Saturday, March 15, 2008

Qigong

香港抗癌樂園 教授郭林氣功


醫病去醫院 康復來樂園

手術找醫生 健身練氣功


香港首席郭林氣功導師陳老師,在北京教授郭林氣功3年,在香港教功也有十年了。
1998年,應香港最著名公立醫院QMH(瑪麗醫院,香港大學醫學院附屬教學醫院)行政總監黃譚志媛醫生之邀,把郭林氣功做為自然療法輔助治療術,引入到政府醫院管理局公立醫院內。黃譚志媛醫生在香港公立醫院開創了舉辦郭林氣功班的先河。
我在港島西聯網之龍頭醫院腫瘤科所設立的癌癥中心開班授課長達8年,向各類不同癌癥及其它病患者教授健身抗癌功法。期間也配合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學者對郭林氣功進行了多項研究。 1999年瑪麗醫院的研究證明,郭林氣功可以提升免疫力。
郭林氣功在香港和海內外,得到癌癥病人和家屬的認同歡迎和支持。許多堅持練功的學員,有些曾被醫生判定只有三個月或半年命的癌癥病人,已經健康的活了十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至今健康。
香港醫藥管理局在其官方網頁上設立有《心聲廊》,至今仍有瑪麗醫院癌癥中心學習郭林氣功的學員的文章,同病友們分享交流抗癌健身的心得經歷。

Anti-Cancer Qigong in Hong Kong





中國氣功文化/哲學,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關于氣和精的古文考證


引用: blog by -元亨利(yuanhenli@yahoo.com)

行氣最早見于戰國出世的著作<靈樞‧病傳>,又見<靈樞‧官能>和<戰國行氣玉銘>.

郭沫若釋行氣為“深呼吸”, 唐蘭稱“吐納”, 這些古稱導引,並非行氣.

古人認為: “行氣者,治內者也. 導引者,治外者也.”(道藏645.28.1) 兩者不同.

古導引中還留有先秦行氣法,如蛤蟆行氣,龜鱉行氣(684.34.2).但都用“不息”的方法,東漢後也稱“閉息”, 即《抱樸子‧釋滯》說的 “初學行氣[上無下四點水]”的方法。它與導引中的 “吹呼吸,吐故納新”不同。

古代行氣有兩類︰
一指內氣在體內運行的功法,屬于自控的養生行氣,包括房中行氣;
二,醫生內氣外放的治療方法,這是他控的行氣。本文行氣專指後者。

行氣無常名,上古稱移精祝由,魏晉以後又名禁法,布氣,今稱“發放外氣”。

氣是西周末才出現的名詞。甲骨文中氣有乞求,迄止和終止三義(于省吾),並無氣血之義。氣血和精氣的氣是春秋以後引申的新義。這些氣在三代以前,最早的名稱則為 “精”。“精,明也”(賈逵〈國語〉︰“精意以享”注)。又 “精,日月之光明也”(〈呂氏春秋‧圜道〉高誘 “精行四時”注)。方以智〈通雅〉卷十一雲︰“古精亦通晶,晶為星光。”〈說文通訓定聲〉︰“精假借為晶”。〈說文〉︰“晶,精光也”。甲骨文中星作“晶”,精,晶,星三字,古通今分。因此,精明,精光才是上古移精祝由中“精”字的本義。上古初民對精光的認識起源于巫術的靈力和人類生命之初的某種直覺。這種來源于人體潛能的特殊的感覺,後世有專門的修煉方法。〈文子‧上德〉︰“夫道者,內視而自反”,〈列子‧仲尼〉稱“內觀”,<內經>名 “色脈診”,東漢道經稱 “內視”,三國時有<內視經>一卷(<抱樸子‧遐覽>).到南宋時,鄭樵<藝文略>錄內視經二十三種,共二十五卷,已成一大功種.

古人認為精是生命的來源,有星主人民的傳說.<管子>:“凡物之精,比則為生”.<靈樞‧本神>:“故生之來謂之精”,“是故五藏者,主藏精者也.”<文子‧下德>: “精存與目,即其視明;存于耳,即其听聰;留于口,即其言當;集于心,即其慮通”.更早的還有<左傳>昭公七年,子產說:“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又昭公二十五年樂祁說:“心之精爽,是謂魂魄”.